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结构简式:A,E,G;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反应④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
(3)写出①、⑤的反应类型:①、⑤。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
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5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5min后Z的生成速率比5min末Z的 生成速率(大、小、相等)。
(1)已知:①Mg(s)+Cl2(g)=MgCl2(s)△H=-641kJ·mol-1。
②1/2Ti(s)+ Cl2(g) =1/2TiCl4(1) △H=-385 kJ·mol-1。
则2Mg(s)+TiCl4(1)=2MgCl2(s)+Ti(s)的反应热为△H=。
(2)已知甲醇(CH3OH)在常温下为液体,其热值为22.7kJ•g-1,则甲醇的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将甲醇、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设计成燃料电池,该电池
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为工业上氯碱工业的电解槽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该电解槽中发生反应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②若没有阳离子交换膜,则电解一段时间后在电解槽的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
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
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除去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从装置的设计看,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人认为E中收集到的可能是H2而不是NO,如何证明?。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未鼓入空气的情况下,E中就产生红棕色。有人认为是由装置E部分设计不当造成的。你认为装置应改进的地方是。
(4)装置D的作用是。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的实验。
(1)甲组:沉淀分析法:
把一定量的混合物溶解后加入过量CaCl2,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洗涤沉淀并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气体分析法:
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为减小CO2的溶解,B中溶液应是____________,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还是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与甲、乙两组操作不同的实验方案,测定混合
物中Na2CO3的含量。
方法:;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到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件)。
石油通过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下图是由乙烯为原料生产某些化工产品的转化关系图。
据此回答下 列问题。
(1)写出乙烯的一种用途,指出乙烯B的反应类型(选填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
(3)写出X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