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他们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
A.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 |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C.制订宪法,给人民自由民主权利 | D.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 |
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1832年7月1日在中国广州成立,从事与中国的贸易。
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怡和洋行的说法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1835年在广州从事鸦片、茶叶买卖 |
B.1839年其创办人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开战 |
C.1842年将总公司从广州迁至香港 |
D.1857年在汉口开办怡和棉纺厂 |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变而为一座
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意大利 | D.英国 |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语)这里对“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 D.“师夷长技以制夷”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找到了下面所示的世界地图,同学们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该地图的绘制最早是在
A.14世纪 | B.15世纪 |
C.16世纪 | D.17世纪 |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