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在同一周期,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和Y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比为6∶7,X的最高正价是W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
B.X单质可以通过铝热法获得 |
C.Y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D.Z的氢化物比W的氢化物更稳定 |
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 e-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
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Na)>r(Al) |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 |
C.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
D.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B.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 |
B.1mol C5H1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6NA |
C.1L 0.5mol/L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0.5mol |
D.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b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