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7分)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1)过程栙需要的工具酶有 ,如果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是平末端,则起“缝合暠作用的酶是 。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除了插入目的基因外,基因表达载体中还需含有 。
(3)在该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 。
(4)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了 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
苹果的红果皮(A)和绿果皮(a)为一对相对性状,圆形果(R)和扁形果(r)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若现有红圆、红扁、绿圆三个纯系品种,请设计一个培育绿色扁形果的杂交实验。
(1)选择杂交的两个亲本P1、P2,应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P1×P2→F1,然后如何处理?___________。这种处理得到的后代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直接从F2中选出所培育的品种?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对矮为显性。3对相对性状分别受3对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请问:
(1)将上述3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它们的遗传所遵循的是___________规律。
(2)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___________种。
(3)在F2代中,表现型比例为3∶1的相对性状有___________
小麦中,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用高秆抗锈品种与矮秆易染锈病的品种来培育矮秆抗锈病品种。
(1)培育的方法是:先让两个亲本___________,然后将得到的F1进行___________,在F2中就会得到“矮、抗”新品种。
(2)后代中能产生“矮、抗”新类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保证在F2中获得90株“矮、抗”株系,应至少从Fl植株上选取___________粒种子点种。
2001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科学家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婴儿,他们从年轻的健康妇女的卵细胞中提取细胞质,然后注入年纪较大的不育妇女的卵细胞,主要是为卵细胞注入健康的线粒体,以增加不育妇女的受孕机会。”
(1)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培育的婴儿,具有一父二母,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谁是婴儿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科学家遣责英国的报道,说他们称培育的婴儿是“转基因婴儿”是不正确的。你认为谁是谁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在2000年10月已经利用基因改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名具有去除家族遗传病基因的婴儿,医生通过抽取其脐带血液来治疗其姐姐的先天性骨髓病。基因改造婴儿技术的问世,引起世界各界的激烈争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伏、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套育种方案: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1)育种名称:___________育种
(2)所选择的生物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希望得到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类型)的几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