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第三联写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 边 事
[唐]张乔
调角断①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流水,长愿向南流。
【注】断:占尽。
(1)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2)首联“调角断清秋”中的“断”字,“征人倚戍楼”中“倚”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出 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寒闺怨①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②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①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②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1)结合诗句简析诗中女子的形象。
(2)请谈谈诗歌末句中“冷”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颠沛窘迫而死。②漫:空,徒劳。
(1)“燕辞归、客尚淹留”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