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5-2-2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度为0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ABD滑动到D时刚好静止;如果斜面改为AC,让物体仍从A点由静止出发能沿ACD滑到水平面,则物体停止的位置在D点的(已知物体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不计转折点B点或C点的机械能损失) ( )
A.左端 |
B.右端 |
C.和D点重合 |
D.不能确定,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
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
B.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
C.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
D.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次进行实验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B.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由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求出 |
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开小车 |
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砝码的砝码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一个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它的轨道半径增加到原来的2倍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F=G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4 |
B.根据公式a=可知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1/2 |
C.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
D.根据公式F=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2 |
已知两个力的合力F=10 N,其中一个分力F1=16 N,则另一个分力F2可能是( )
A.5 N | B.7 N | C.1 N | D.3 N |
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