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次进行实验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 B.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由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求出 |
| 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开小车 |
| 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砝码的砝码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容器简称电容 |
| 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说明A的带电荷量比B多 |
| 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
| D.由公式C=Q/U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 |
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v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v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v1 + hv2 |
| 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v1 + hv2 |
| 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v1 - hv2 |
| 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v1 - hv2 |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中心O点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点和B点,已知OA⊥OB,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大小之比值
为()
| A.tanα | B.Cosα | C.tanα![]() |
D.Cosα![]() |
若已知太阳的一个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可求得()
| A.该行星的质量 |
| B.太阳的质量 |
| C.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
| D.太阳的平均密度 |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 B.在国际单位制中,k等于1 |
| 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