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在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3年后一度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出现材料中广告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 B.计划经济,政府控制 |
C.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 D.特区建立,广告兴起 |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时间(年) |
1840—1895 |
1895—1911 |
1911—1927 |
1927—1937 |
1937—1945 |
1945—1949 |
国家 |
① |
英国 |
② |
美国 |
日本 |
③ |
数量(万元) |
8026 |
33955 |
69627 |
11969 |
262096 |
47918 |
所占比重(%) |
82.5 |
28.1 |
44.2 |
37.3 |
75.5 |
68.1 |
A.英国、美国、苏联
B.美国、日本、苏联
C.英国、日本、美国
D.美国、英国、日本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发行法币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发通货膨胀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
B.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
C.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抗战胜利后经济恢复使货币需求大增 |
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概念 |
理解 |
|
A |
重农抑商 |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
B |
盐铁官营 |
官府对盐和铁的生产销售实行垄断 |
C |
实业救国 |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 |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 |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