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显著,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8-9题: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
|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
| C.昼夜温差大,夜晚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
|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
|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
下图为某日15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 A.8小时 | B.10小时 |
| C.14小时 | D.16小时 |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A.A为水圈 |
| B.B为生物圈 |
| C.C为大气圈 |
| D.E、F合为岩石圈 |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下地幔 | B.软流层 |
| C.图中D层 | D.图中G层 |
下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
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
| B.丙地位于南回归线上 |
| C.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
| D.图乙中,阳光A是该地夏至日的阳光 |
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 A.对西边的铁轨磨损较重 | B.对东边的铁轨磨损较重 |
| C.两边的铁轨磨损一样重 | D.对两边的铁轨都没有磨损 |
某同学在北半球某地利用日影测量当地的经纬度,当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2点40分,日影与竹竿正好等长。下图是这一天的光照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0°,120°E) | B.(0°,110°E) |
| C.(10°S,120°E) | D.(10°S,110°E) |
该同学所在的地理坐标为:
| A.(45°N,120°E) | B.(35°N,110°E) |
| C.(45°N,110°E) | D.(35°N,120°E) |
此时20°S的昼夜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 B.昼短夜长 |
| C.昼夜平分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