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例:[3]内质网

(1)图中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2)图中被誉为细胞内“动力工厂”的细胞器是[   ]                   
(3)图中属于动物细胞及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红眼与白跟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现型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对其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___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___个着丝点。
(2)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____(填“X”或“常”)染色体上,子一代表现型为长翅红眼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在一次杂交实验中,长翅红眼雄蝇×长翅白眼雌蝇,产下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3个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包括下列所示哪些情况____(填标号)。

(4)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在又一次实验中,让亲代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则可以判断T、t基因位于____(填“X”或“常”)染色体上,F2代雄果蝇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不考虑长翅与残翅这对性状)。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下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和突触的差异,请回答:

(1)图1中共有个突触,神经冲动由图中C点传导D点远比从A点传导C点慢,其原因是
(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率。由此也说明,突触小泡内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需要,乙酰胆碱与后膜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其生理意义是
(3)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是治疗AD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

(4)上图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细胞内代谢的过程,图中活化的蛋白激酶A激活并使基因调控蛋白磷酸化主要是直接调节过程,最终合成的功能蛋白A具有的生理效应是
(5)启动过程①需要酶,同时还需要等条件。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的前3小时内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个。
(2)6h时叶肉细胞内CO2的移动方向是,由12h到18h,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填“上移”、“下移、“不变”)。
(5)某同学要初步探究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发现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原因可能是(至少答两点)。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在细胞核重编程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科学家把c–Myc等4个关键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这意味着未成熟的细胞能够发展成所有类型的细胞。
(1)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常用的载体除了动植物病毒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
(2)若想增强载体病毒颗粒的感染性,可利用__________技术改造病毒外壳蛋白,直接对__________进行操作。
(3)应用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激活重组细胞发育成早期胚胎,使用从__________中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在培养中根据需要加入相应的小分子物质以促进其__________得到各种组织器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这种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iPS细胞的获得不使用胚胎细胞或卵细胞,也不诱导发育成个体,因此不会像生殖性克隆一样引发__________问题。
(5)iPS细胞在体外已成功地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心血管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等,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恬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
(1)案例I: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
设计思路: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处理情况
不做任何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
处理过的带落叶的土壤
将等量的带落叶的土壤,用带有编号的相同的塑料袋分别包扎好,并埋在5cm深的土壤中

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__________处理,尽可能排除__________的作用。
(2)案例II: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
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 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 mL;从B烧杯中取20 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mL。
④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__________,并进行__________处理。
⑤观察各试管的__________,记录实验结果。
(3)案例III:探究土壤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并用__________(试剂)加以鉴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