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变化规律,与它们的化学键无关的是

A.F2、Cl2、Br2、I2的熔点依次升高
B.Li、Na、K、Rb的熔点依次降低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晶体硅、碳化硅、金刚石的熔点依次升高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5℃时,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下列关于甲烧杯和稀释后的乙烧杯中的溶液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体积:10V≤V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c(OH)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

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1mol/L。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中的c(H+)肯定等于10-3mol/L
C.该溶液的pH可能为3,可能为11
D.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常温时,向pH=12的Ba(OH)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酚酞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应该是

A.pH=2的硫酸溶液 B.pH=2的醋酸溶液
C.0.05mol/L盐酸溶液 D.0.05mol/LNa2SO4溶液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1.0×10-7mol/L的溶液
C.C(H+)= C(OH-
D.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15分)CO2作为未来碳源,既可弥补因石油、天然气等大量消耗引起的“碳源危机”,又可有效地解决温室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H =" +206" kJ·mol-1。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2 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则5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平衡后可以采取下列 的措施能使n(CO):n(CH4)增大。
A.加热升高温度
B.恒温恒容下充入氦气
C.恒温下增大容器体积
D.恒温恒容下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
(2)工业上可以利用CO为原料制取CH3OH。
已知:CO2(g) + 3H2(g)CH3OH(g) + H2O(g)△H=-49.5 kJ·mol-1
CO2(g) +H2(g)CO(g) + H2O(g) △H=" +" 41.3 kJ·mol-1
①试写出由CO和H2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的△S 0(填“>”或“<”或“=”),在 情况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某科研人员为研究H2和CO合成CH3OH的最佳起始组成比n(H2) : n(CO),在l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H2与CO的混合气(CO的投入量均为1 mol),分别在230°C、250°C和270°C进行实验,测得结果如下图,则230℃时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 (填字母);理由是 。列式计算27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