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信称义”中“义”的含义是
A.在上帝面前灵魂得到拯救的人 | B.指被教皇免罪 |
C.指简化宗教仪式,信仰上帝 | D.通过赎罪券信仰教皇 |
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内阁的侵华议案,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通过了这一议案。这表明英国()
①内阁拥有立法创议权②内阁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的重心在上议院④实行三权分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
俗。”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
A.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
C.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是成熟的成文法 |
D.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的利益,反对奴隶制 |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
B.希罗多德非常赞赏希腊的政治制度 |
C.希腊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