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 过程,②表示的是 过程。X代表的是 ,③表示的是 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 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 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 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 。
(3)对植株甲进行 ,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 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 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花药离体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 ,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Ⅰ.果蝇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b),且每管中雌雄各一半。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B 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C管:雌雄果蝇均为一半红眼,一半白眼。
请你根据上述结果判断: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三个试管中的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依次是________,C管中子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雌、雄果蝇中既有灰身又有黑身,请通过一次实验,探究这一对基因是位于何种染色体上。
(1)该探究实验选择的亲本的表现型为:雄果蝇____;雌果蝇____。
(2)该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是:(可以利用遗传图解辅助说明)
Ⅰ.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Ⅲ-8的基因型是____。
(3)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
(4)假设Ⅲ-10和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
Ⅱ.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CGG重复次数(n) |
n<50 |
n≈150 |
n≈260 |
n≈500 |
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
50 |
50 |
50 |
50 |
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
1000 |
400 |
120 |
0 |
症状表现 |
无症状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此项研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____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此时Na+__(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的结合。
(3)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________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________增加散热。
Ⅱ.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完成下列实验。
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所给的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部位d受损。
(I部分每空1分,II部分每空2分,共25分)高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小学一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遗传病的调查,在调查中针对两个患病的同学小王和小李的遗传病绘制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如下:
I、在小王的家族中,患有一种遗传病(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兴趣小组绘制了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但不慎将其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一,请问:
(1)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小王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2)7号的基因型是,16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3)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4)对于该遗传病,大约在70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携带者,若17号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
II、在小李的家族中,有的成员患有甲遗传病(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有的成员患乙遗传病(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如图二所示。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问:
(5)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 ____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
(6)III7和III8为异卵双生兄弟,那么这两兄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7)写出下列两个个体的基因型: Ⅲ9_________,Ⅲ11__________。Ⅲ9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有种,在一次排卵时若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dXb的概率为。
(8)若Ⅲ9和Ⅲ11婚配,若生一个男孩患甲病的概率为;生一个患乙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8分)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A)和黄颖(B)为显性,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分析回答:(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_,黑颖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A(a)与B(b)存在于_________染色体上。
(3)F2中,白颖基因型是___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