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沿40°N纬线所做的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 B.地形以山地为主 |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
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地湿地面积广大 |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
C.G地为帕米尔高原 |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
下图为“二分二至节气中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各题。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5°N,90°E | B.23.5°N,90°W |
C.23.5°S,90°E | D.23.5°S,90°W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C、D两地昼长夜短且白昼时间相同
B.B、C地方时及正午太阳高度可能相同
C.B位于刚果盆地,此时受赤道低压控制
D.C位于阿拉伯半岛,此时气候炎热干燥
下图是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E为极点,EC线和AB线中,其中一条线的两侧绝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另一条线的两侧昼夜不同,D点经度为
A.45°E | B.45°W | C.135°E | D.135°W |
6月22日,北京、重庆、广州、海口四地学生在当地正午时刻(即地方时12点),观测同一高度物体的日影,按观测记载的日影长短次序应该是
A.海口—广州—重庆—北京 | B.北京—重庆—广州—海口 |
C.北京—重庆—海口—广州 | D.重庆—海口—广州—北京 |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 B.夏至日—秋分日 | C.秋分日—冬至日 | D.冬至日—春分日 |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中心为南极 |
B.M点昼短于N点 |
C.M点正处于黎明时间 |
D.N地太阳正午高度大于M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