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豆荚颜色黄(A)对绿(a)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用黄圆和绿圆豌豆杂交,后代出现4种类型,统计结果如右图。请分析回答:
(1)F1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 。
(2)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数量之比为 ,其中纯合子占比为 。
(3)欲判断子代的豆荚颜色应观察 (母本、F1种子、F1植株)的有关表现型。
(4)将豆荚黄色的纯种幼苗在30℃~32℃处理一周后,得到了一些褐色豆荚,它们在正常环境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黄色豆荚。请针对褐色豆荚的成因提出具体假说,进行解释: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则矩形框内应为。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和(填生物名称)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和,主要原因是(答出两点)。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过程中要关闭,而排气口在该过程中应开放,目的是用来排出产生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呈现
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5)葡萄是否需要灭菌?为什么?。。
去冬今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出现严重干旱,农作物减产或缺收。抗旱性农作物能在缺水环境下正常生长,所以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解释为什么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互补链核苷酸序列 。
|
②己知旱敏型rr植物的分生区某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Rr,rr,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该分生区细胞突变后的有丝分裂中期图。
31.根据生态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的太阳能。萤火虫通过发光来识别同伴,这种信息传递的类型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2)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3)根据能量流动的图示可知,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用图中的①---⑬来表示)
(4)草原上的牧民即将开展对鼠害、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
(1)手术应切除。
(2)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
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在研究屈肌反射活动实验中,为了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用电刺激Ⅰ处,并用灵敏电流计测Ⅱ处,指针偏转;用电刺激Ⅱ处,用灵敏电流计测Ⅰ处,指针不偏转。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神经元之间是靠b联系的,此结构的名称是。当刺激Ⅰ处时,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5)屈肌和构成效应器,当电刺激Ⅱ处,引起屈肌收缩,但此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图1表示是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
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在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1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将会
(增加、减少、基本不变)。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
(4)由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mg/m2·h。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 < m < b),则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