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项说明中,都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⑤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⑦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④⑤⑥ D.③⑤⑦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须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如图所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 时期的细胞都含有23 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 段某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 时期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 时期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两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缺失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bb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 B.1/4 C.3/4 D.3/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