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四种溶液:
①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③盐酸 ④氨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有水解反应发生的是 (填编号,下同),溶液中溶质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
(2)比较①、②溶液,PH值较大的是 ;
(3)在溶液④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此时的值将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4)用溶液③滴定V mL溶液④,其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试分析在滴定过程中,滴定曲线上a、b、c、d四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点,理由是; ;
②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
③取少量c点溶液于试管,再滴加0.1 mol/L Na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中除H+、OH-外,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
下表是老陈的血液化验单部分内容。
项目名称 |
血液中的含量(mmol·L-1) |
钾 |
3.91 |
甘油三酯 |
0.99 |
葡萄糖 |
3.00 |
低密度蛋白质 |
2.96 |
已知:1摩尔(mol)等于1000毫摩尔(mmol),正常人的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分子式为C6H12O6)的浓度在0.70—1.15g·L-1之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老陈1mL血液中含葡萄糖g,血糖属(填“正常”、“偏高”或“偏低”)。
(6分)已知某待测液由Ag+、Mg2+、Al3+、K+、Ba2+、NH4+、NO3-、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二步: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三步:再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在此过程中溶液无明显现象,加热该溶液,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瓶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一定没有离子,可能有离子。
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和炼铁都要用到的原料是(填名称),工业炼铁主要设备是。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3)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板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
①写出FeCl3溶液“腐蚀”铜箔的离子方程式。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分析某厂家腐蚀以后所得混合溶液组成,试探性地向100 mL腐蚀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80g铁粉,结果全部溶解且未见固体析出。则混合溶液的组成为(填写化学式):。
将6.4 g铜加入到50 mL a mol/L的硝酸溶液中,铜全部溶解,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将反应后溶液稀释至100 mL,测得NO3-的浓度为3 mol/L。试求:
(1)在铜与浓硝酸反应中,硝酸表现出 ;
A.酸性 | B.氧化性 | C.酸性和氧化性 | D.还原性 |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反应中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是 mol;
(4)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总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a的式子表示);
(5)稀释后的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6)若a=9,则混合气体中NO2的质量为 g;
(7)用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混合气体,原理为: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2+NO+2NaOH=2NaNO2+H2O
若生成的混合气体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a的取值范围为 。
下列物质A-F是我们熟悉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B均是常见的金属,且B的合金用量最大;E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G的名称为 ;
(2)请写出反应D→F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明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检验F中金属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现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