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国不同时间的人口变化图,回答4~6题
。
四个时段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 C.乙、甲、丁、丙 | D.甲、丙、乙、丁 |
丁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过渡型 | D.现代型 |
该国可能是
| A.芬兰 | B.尼日利亚 | C.印度 | D.巴西 |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下图 “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产业产品不可能是文体用品 |
|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
| C.甲地区的经济实力总是略小于乙地区 |
|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
RS、GPS和GIS被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和国土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据此回答下面各题。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地理坐标 39°30′31″N 82°30′50″E |
海拔 1468m 误差 5.7m |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C.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 A.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 B.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
|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 D.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
富士康科技集团1974年创办于台湾肇基,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10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目前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被称为全球的“代工巨头”。2010年富士康进军郑州,8月2日富士康郑州新工厂开工生产,标志着富士康内地转移迈出实质性步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富士康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最主要是考虑了()
| A.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技术水平 | B.资金和服务设施 |
| C.劳动力和市场 | D.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
富士康首先选择深圳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 B.矿产资源丰富 |
| C.科技人才稀少 | D.政策优惠,内部交易成本低 |
富士康进军郑州的主要原因是()
| A.郑州的工资水平比深圳更低 | B.郑州的技术水平超过了深圳 |
| C.郑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D.郑州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
|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下列各题。
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②、③分别是指()
| A.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
| B.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
| C.环渤海地区、闽南地区、珠江三角洲 |
| D.山东半岛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根据图B所反映的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今后我国IT产业发展的核心策略是()
| A.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 |
| B.加强市场营销,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
| C.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 |
| D.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