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实现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这段话说明
A.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创造财富、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
B.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财富主要由第二产业创造 |
C.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只要发展科学和技术就可以达到目的 |
D.随着科技的进步,创造社会总产品与劳动时间无关 |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回答14—15题。
14.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与时俱进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一成不变的特点
15、20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 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说明( )
①中国的传统文化超越时代,具有无比优越性②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值得人类继承
③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创新 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的《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继“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之后人们开始担心我国的“文化危机”。这启示我们应该( )
A.强调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 B.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 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联合国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世界人权的基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这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 )
A.被联合国赋予了新的内涵 | B.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C.对当今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D.具有两重性,精华与糟粕并存 |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我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表明( )
A.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完全不同 |
C.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
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