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 A.权力高度集中 | B.王权与神权结合 |
| C.严格的等级差别 | D.君主专制独裁 |
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一般符合三个条件,即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相当的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A.戊戌变法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 |
|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
|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 B.联合地方实力派 |
| C.建立责任内阁 | D.实行新三民主义 |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
| A.主张社会革命 | B.建立劳工社会 |
| C.实现三民主义 | D.主张三大政策 |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
| C.文学革命的影响 |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