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深入到运动中去。”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 A.要把自己写的科学书应用于生产领域 | B.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
| C.多参加革命运动比写科学书更重要 | D.要把空想社会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
英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有利条件有()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先进的政治制度③强大的海军力量④发达的手工工场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
|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
|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
|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巢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下表反映了民主主义革命四个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1927—1937年处应填写()
| A.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
|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 C.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
|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