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           (静息、动作)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mV,此时Na+             (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细胞体传向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快、慢)。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会受一些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                    的结合。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                      

(4)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                    ,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颤,这是机体通过                   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                            增加散热。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物质c由下丘脑合成,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则物质c是,当刺激a处时,该处的膜内电位变为电位。
(2)物质e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则物质d是。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受物质d的调节外,还受激素的调节。
(3)当身体的冷觉感觉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参与调节。
(4)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大白鼠体内分离出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TSH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①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②与A、C瓶对比,D瓶结果说明、E瓶结果说明

分析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城市每到秋冬季节经常出现灰霾天气。灰霾中的亚微米粒子会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支气管炎等病症。右图中甲细胞是呼吸道内表面纤毛细胞,乙细胞是黏液腺细胞。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通过纤毛细胞的摆动,呼吸道可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部,通过咳嗽将其排出体外。

(1)甲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有,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2)由图可知,与甲细胞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图中乙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特别发达,可推知内质网的功能是、高尔基体的功能是
(3)甲、乙细胞都为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与甲、乙细胞相比,蚕豆叶肉细胞还具有的细胞器是
(4)灰霾天气易引发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人体的免疫力降低。

下面是有关于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些遗传性状的描述,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生物为虎皮鹦鹉,它的羽毛有绿、蓝、黄、白四种,都是稳定遗传。基因A控制黄色羽毛,基因B控制蓝色羽毛,当A和B同时存在,表现为绿色羽毛,aabb表现为白色羽毛。一个绿色雄鹦鹉和一个黄色雌鹦鹉交配,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3/8黄色鹦鹉;3/8绿色鹦鹉;1/8蓝色鹦鹉;1/8白色鹦鹉。则父本与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2)若生物为小鼠,其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控制小鼠毛色遗传的基因与尾形的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定律;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是
②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③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中灰毛尾弯曲雄鼠占的比例为
(3)若该生物为番茄,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番茄多一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图所示),B/b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
①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的花粉可能有的基因型为,其根尖分生区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②以马铃薯叶型(bb)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正常叶型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的三体正常叶型植株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植株杂交得到F2,则F2代植株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与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麦芽糖(还原糖);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下图分析:

⑴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那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的是
⑵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直接影响的产生,当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那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⑶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若右上图为植物在温度为15℃(实线)和25℃(虚线)时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该植物在25℃、10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m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