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声。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
A.农村出现经商热潮 | B.农村萧条土地荒芜 |
C.国家推行重商政策 | D.战乱人口大量逃亡 |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
A.勒索大量赔款 | B.协定关税 |
C.开放通商口岸 | D.割占香港岛 |
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
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
A.先进阶级政党指导 | B.社会主义革命 |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