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哪次战役中,克伦威尔率军全歼王军主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A.马斯顿草原战役 | B.纳西比战役 | C.远征爱尔兰之役 | D.滑铁卢战役 |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沈同衡创作于1938年的漫画《‘武运’岂能长久》,图中描绘的是日本家庭一老一少爷孙二人。老爷爷愁眉苦脸地说:“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个……”墙上挂着老爷子的儿子、大孙子的遗像和写有“武运长久”的日本国旗。透过这幅漫画可以看出
①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
②漫画作者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
③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④侵略使日本在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读图,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
①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号召④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则是)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的实践始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欲迟则欲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材料表明梁启超
A.赞同三民主义 | B.认清政府本质 | C.倾向民主革命 | D.主张维新变法 |
王守仁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下列主张与之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知识即美德 |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D.人非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