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则是)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的实践始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 |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
《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 |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
C.由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制定 |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
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卷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有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 C.三大战役的胜利 | D.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
《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时的“迷雾”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 | B.“左”倾错误 |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