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 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 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王某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为他的报告确定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报告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
(3)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6分)
2008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发生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大转变;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
2010年我国坚持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同去年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
2011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为外部环境变化的背景之下,内部经济复苏还有一定不稳定性,需要总体积极的经济政策,而在货币政策转向的背景下,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对冲货币政策转向的压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因为现阶段物价水平上升,通过货膨胀,为了抑通胀而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进而导致投资减少,来控制总需求。
用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不断调整的原因。
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和西部地区发展需要,今年2月和去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成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打造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区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经济的又一重要增长极。根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运用整体和部分联系的知识,说明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必要性。
2010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首批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伟人在南海小渔村画的那个圈,现如今创造出惊世奇迹。30年的改革历程,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城市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斐然。“深圳速度”享誉世界;深圳30年的改革历程,也是锋利的思想不断突破陈旧禁区的过程,其间引发“建”与“不建”、姓“社”与姓“资”、“存”与“废”、“公”与“私”和“特”与“不特”等多次思想交锋,给改革开放的思想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深圳以筚路蓝缕、杀出一条血路的姿态赢得了邓小平“建立深圳特区是完全正确”的赞许。
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发展历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14分)
材料一: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是反映人民意愿、行使代表职权的重要途径。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共提出议案489件,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议案有477件,监督方面的议案有8件,其他方面的议案有4件;以代表团名义提出议案5件,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议案484件。2012年4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会议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818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统一交由171个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确定13项内容为今年全国人大的重点办理建议。
材料二:在2012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来自各地区、各阶层的代表委员敢于成为本地区、本阶层利益的代言人,敢于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表达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敢于在会场上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此,有人说这是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真正回归。
(1)材料一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 (6分)
(18分)2011年,从频频出台的政策到上下起伏的数据变化,中国楼市犹如一场博弈大战,高潮迭起,备受关注。国家调控措施几乎达到了每月一则的密度,上至国务院、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银监会,下至各省市政府,轮番上阵,一齐“灭火”。伴随着成交量的大幅下跌,房价拐点初现端倪。国家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解决房价过高问题,对政府来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的理解。(12分)
(2)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才能使其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