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 )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 D.苯能燃烧 |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
过滤 |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不同 |
B |
除去纯碱中的碳酸氢铵 |
加热 |
稳定性不同 |
C |
分离KNO3和NaCl |
重结晶 |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 |
D |
分离食用油和汽油 |
分液 |
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 |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和制备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C60、H3、O2+、N5+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2和H3属于同位素 |
B.O2+中不含化学键 |
C.C60中含有共价键 |
D.N5+中含有离子键 |
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C2H2↑ ,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4Al(OH)3↓+3CH4↑ |
B.O2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O,则S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 |
C.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Fe3I8也可表示为FeI2·2FeI3 |
D.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 | B.溶解 | C.转移 | D.定容 |
氯气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半导体硅,生产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
B.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强于硅 |
C.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28 g硅,均转移4mol电子 |
D.高温下将石英砂、焦炭、氯气、氢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高纯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