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年11月12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央要求全党同志向刘少奇同志学习,学习他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思想品格。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合理的收入分配侧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 GDP 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 .3 %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 11 %。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 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一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材料二:社会上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年年初“两会”答记者问时,温家宝总理曾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在9月举行的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致辞中指山,实现包客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即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胡锦涛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妥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国各地区必须加眼交流合作,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材料三: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部分省市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上调。
总的来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捉进全社会共同畜裕,也有利于扩大内需。但有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标准是一把双刃创。如果提高得过慢过少,会影响低收入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甚至出现用工荒。但如果提高得过快过多,则会加重企业负担,可能导致企业裁员,从而不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如果上调幅度超出当地经济承受能力,还会影响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调整过于频繁,别会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等。因此,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必须适时适度。
具体如何“适时适度”,专家普遍认为,时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提高的福度可以适当快一点,提高幅度大一点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多压力,还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对于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幅度则可以适当小一点、稳一点。因为当地企业承受能力不强,如果人工成本偏高,将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当地的就业。
(l)材料一(含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政府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实现包容性增长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内容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大体上能满足当时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但覆盖面小,国家和企业投入大,医疗资源浪费严重。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基本走向商业化、市场化,医院技术装备水平和医生素质大大提高,但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效率低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2009年以来开始的新医改坚持“公益性”诉求,明确政府为低收入人群的医疗福利买单,受到网友热议。
材料二 “医疗是民生之保”,陕西神木县经过1年多的调研论证,2009年3月开始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县财政每年投入1.5亿元为全民医疗服务买单,让城乡居民摆脱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神木开国内“免费医疗”之先河,具有民生导向意义。
(1)有人认为:“政府为全民医疗服务买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请运用经济学知识对该观点作简要评析。
(2)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从炎帝到老子;从司马迁到诸葛亮……上演了一幕幕政府带队、专家论证的“连续剧”。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就连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和“孙悟空”都有了“故里”。更有甚者,被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容的西门庆,也被两省三地争得不亦乐乎。同时,不少名人故居被过度商业开发,引起不小的争议。
(1)你是否赞同争夺名人故里现象?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争夺和开发名人故里资源的现状,请从哲学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0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及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情况

材料二针对我国近期经济的运行情况,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的行为;及时公布市场价格信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试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该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及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针对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民生领域“欠账”多的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逐步转向“民生”财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材料二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实行多元化经营和规模经营,是近年来企业发展的方向。前几年,广东某企业集团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实行多元化经营大量铺摊设点,收购兼并,什么赚钱干什么,结果造成企业亏损严重,负债累累。经过分析,该集团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过于分散,没有一个主导方向;认识到企业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但是要讲规模的有效性。从1996年开始。该集团明确了主导产品和产业,以抓“大项目”(骨干企业)为突破口,加强了对在建项目的投入和整顿,组建了技术中心和系统工程部,强化了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时,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对于低效资产,对于虽然盈利但对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帮助不大的资产或企业,通过合并、收缩网点、股权转让、破产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剥离,缩小管理跨度。十余年来,该企业迅速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转向的必要性。
(2)材料二中该企业集团在实行多元化经营和规模经营过程中是怎样坚持唯物的辩证的思想方法的? ﹙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