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
请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完成下表。

观点
体现的道理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不管如何,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
(1)
社会在发展,家风可以注入新的元素和时代精神。丰富家风文化的内涵,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
传统的家风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和礼节,但将这些礼节苛求后辈都做到,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3)
向上、向善的家风,于家庭、于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好的家风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4)
家风是最基本的教育,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等影响是全方位的。
(5)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近年来,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难找,主要是我国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问题更为严峻。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 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据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为什么要就业?(4分)
(2)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当树立怎样 的就业观?(4分)
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什么?(4分)
(2)树立科学发展观有什么重要意义?(8分)

本题图表是我国过去的五年中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请回答: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变化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全国的代表认真商讨“十二五”规划。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减缓社会矛盾,成为此次规划的亮点,而“十二五”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将围绕包容性增长展开。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说明在“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裕起来,实现社会公平,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2010年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第四届夏季达沃斯年会开幕式和企业家座谈会时也增表示,要认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
(1)有人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就能促进社会公平”。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
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2分)
材料二:包容性增长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方面看,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增长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内方面看,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从全球视野看,包容性增长体现在发达国家应当主动承担起全球经济增长与经济失衡的责任,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8分)

表1:2005—2009年江苏省劳动力与参与率(单位:万人)

表2: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需求增加量关系表

经济增长速度(%)
就业增加量(万人)
8
20.57
9
23.14
10
25.71
11
28.28
12
30.85

材料1: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稳步回升,“江苏制造”国际订单在增加。但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从事出口加工的企业68%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而很多“江苏制造”劳动力成本低,即劳动者收入低,也是造成“用工荒”的一个因素所在。与此同时,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产生了“用工荒”和“就业难”的悖论。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产业上,而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行业,在国际上没有形成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还有部分人在工作上挑肥减瘦、高不成低不就,这些都是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材料2: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如今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怀揣着全新的生活诉求和绚丽的青春梦想,在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打拼着。但他们的寻梦历程并不顺畅:医疗、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子女入学等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一道道鸿沟一时难以逾越。
(1)请分析表1、表2分别反映的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1,结合经济生活所学有关知识分析“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分别成因。
(3)结合材料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

大蒜这种曾经不起眼的廉价调味品,如今已身价陡增。按现在的价位,1头大蒜大概要1块多钱。网民给难以控制的大蒜价格取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蒜你狠”。下表中的材料反映了大蒜价格变动的多方面的经济关系,请你概括材料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
经济学道理
2008年大蒜的价格跌入低谷,最低时降到了每公斤1毛钱,这成为大蒜种植面积萎缩的根源。

2008年大蒜种植面积下降,直接导致了2009年的大蒜产量急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大蒜的价格。

民众普遍认为大蒜能够杀菌、提高身体免疫力,甚至能够避免感染甲流,这对大蒜价格的上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种植一亩地的大蒜,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费用要1000多元,大蒜价格至少在每公斤2元以上,蒜农才有利润。

大蒜价格大幅上涨,经销商们获得暴利,不少外行人也眼热起来,纷纷加入大蒜交易行列,有的人甚至大量囤积大蒜。

某市民说:“现在大蒜也太贵了,我都一直忍着没买,但这么久价格都不降,只好少买点。”

2010年5月14日、19日、24日,国家发改委三谈物价,表示要指导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大蒜等出现异常波动或者可能出现异常波动的商品价格监测预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