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39题。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    )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C.甲地深居内际,乙地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D.甲地与乙地相比,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甲高于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践证明,能否正确估计人口容量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据此完成问题。
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能做出估计的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 B.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
C.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D.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处在不断变化中

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C.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下表完成问题。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亿-----9亿

A.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3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提升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可以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C.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 D.扩大耕地面积

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生活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主要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