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从世博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它的憧憬与追求。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偶知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由此破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一些世界博览会简表

时间
举办地点
博览会名称与类型
博览会主题
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博览会(综合)
(展出汽车、飞机和无线电)
 
1908年
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综合)
 
1925年
法国巴黎
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专业)
 
1933年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综合)
进步的世纪
1958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综合)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年
美国西雅图
西雅图博览会(专业)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综合)
人类与世界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万国博览会(综合)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74年
美国斯波坎
斯波坎环境博览会(专业)
无污染的进步
1985年
日本筑波
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专业)
居住与环境
1988年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休闲博览会(专业)
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
1993年
韩国大田
大田世界博览会(专业)
新的起飞之路
1999年
中国昆明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专业)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5年
日本/爱知
爱·地球博览会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年
西班牙/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
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
中国/上海
上海世界博览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2年
韩国/丽水
丽水世界博览会
资源多样与可持续发展

(1)一个半世纪的憧憬与追求,世博会终于落户中国,请分析原因。(3分)
(2)20世纪下半期与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览会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新领导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非凡的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人口增长与人口构成的转变,关系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徽商澹漪子所著《天下路程图引》,刊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书中汇集明水陆路引100条,以记载水陆交通路线的站名和里距为主,同时涉及沿途各地的物产风情、名胜古迹以及具体的交通条件等。如卷一《芜湖由安庆转至团风镇路》:“安庆府,竹牌头搭石牌小船,八十里至石碑。如水小,就在此雇驴。如水大,竞搭船至太湖县起旱,头口钱略可省些。五十里至仓下。中伙。三十里至太湖县。”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材料二:下表是16至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1)据材料指出明朝时期的商业发展有怎样的特点?
(2)表格内容反映英国城市居民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社会主义思想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特殊的历史和国情造就了我国这一时期独特的现代化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德国著名思想家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言论

材料二:中国人民自己起来,完成统一,抱定抗战决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已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思想捐躯牺牲,这种思想和其背后动力,都是不容摧毁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胜,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因而这种胜利一旦实现,将是极其有力的,……“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世界。
——斯诺(美)《西行漫记》
材料三:“中国发展的绝对概念可以由下列事实表示,她现在是世界第二大产煤国;机床产量已超过英德;钢铁即将超过美苏之外的所有国家。新政府进行的水利、植树巨大综合工程,加上铁路和公路的扩充,减轻了水旱灾的危害;到1953年,粮食总产量为16700万吨,1958年达到25000万吨。到1960年底,全国的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由解放前的80%以上下降到30%,高等院校的入学人数由II万增加到81万,增长了7.36倍。
——格林(英)《觉醒了的中国》
材料四:中国社会有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艮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也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据表格内容指出社会主义思想的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思想与近代自由主义思想有何关系?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必胜的“有力因素”有哪些?请用革命史观概括“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概括建国后中国社会发展有哪些特点?
(4)据材料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你对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的理解。
(要求:以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为中心,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于1937年9月参加了日中战争。日本宣扬这是为“建设王道乐土”、“东洋和平”的战争。当时,我不认为是侵略战争。在战场上人类爱和平的使命感使我产生了疑惑,为此,我写了日记。……我含着眼泪在日记中记下了黄河大堤被炸后的悲惨情景……我在为日本军侵略的牺牲品而落泪,然而,自己又是侵略者中的一分子。我是忠于天皇敕谕“军人天职乃临战当敌,片刻不可忘记‘武勇’二字”的盲从兵……”
(战后)所谓战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涂炭生灵,……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因为我们错了,所以必须反省,……我为了洗刷自己的罪过一直在与军国主义斗争。
——摘自《东史郎日记序》
材料二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他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史郎思想的变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日本宣扬的“建设王道乐土”、“东洋和平”思想的认识。
(2)《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宣言的发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二《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 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由哪些进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