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
|
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期,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出现了那些新变化?
(2)此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有何影响?
(3)此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方面,出现了那些新特点?这些特点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新网2005年11月10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当地时间9日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
就中国发展方向等问题发表重要演讲。他明确指出,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胡锦涛在晚宴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7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结合近代历史,概括近代中国自1839年以来在外交上成功维护主权的几次重大表现。
(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立以来就“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也取得了许多成果,许多国家纷纷与新中国建交。请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和中国建交的几次热潮及形成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某沿海城市科技工业园计划修建一条科技景观大道,大道两旁准备放置一些中外人物的雕塑作品。下面是可供选择的人物清单:牛顿、爱因斯坦、李时珍、詹天佑。
材料二:“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理论体系。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近代科学。这种科学被证明是形成控制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请选择材料一中的两位人物说明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16——18世纪的现实,简要评价李约瑟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李约瑟提出的问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社会契约,他不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种约定,它是共同体和其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它以社会契约为基础,是合法的一种约定;它对一切人一视同仁,是公平的一种约定;它除了公共幸福之外,不能在有任何其他的目的,是有益的一种约定;他有公共力量和最高权力做保障,是稳定的一种约定。——卢梭《社会契约》
(1)卢梭《社会契约》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2)在卢梭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流思想有何特点?
(3)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鲜卑族拓拔部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
材料二培理来航时,赠给幕府的是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教材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两次改革前社会状况的共同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上述问题,两次改革分别在经济、文化领域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10分)
材料三
图一孝文帝着汉服出行图图二 19世纪末一日本男子
(2)观察材料三图片中的服饰。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说明两次改革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