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新闻海上传,旁搜博采广敷宣,所闻所见未闻见,拉杂书成日日编。”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代 | B.1873年 | C.19世纪40年代 | D.1923年 |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论述对资产阶级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必要性时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下列做法中体现这一理论内涵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台 |
B.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
C.赫鲁晓夫开始推行经济改革 |
D.戈尔巴乔夫建立家庭农场 |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 |
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 |
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 |
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1894年6月出版)中写道,“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和资本所有权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一个必经的过渡点,以便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不过这时它已经不是当作个体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为此,十九世纪末期的欧美工人运动()
A.坚持了暴力革命,武装夺权的道路 |
B.以实现民主权利,增加福利待遇为主要目标 |
C.顺应时代发展,放弃了与资本家的斗争,转向合作 |
D.产生了列宁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