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1回答6~8题。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 B.豫、辽、晋、陕 |
C.藏、川、甘、宁 | D.冀、晋、陕、藏 |
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
下图为欧洲、北美、中国三地区域电网实时负荷率变化曲线。负荷率是指用电量与发电厂的设计最大供电量的比值(一般午夜过后,人类活动减少,负荷减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a、b、c分别表示 :
A.中国、北美、欧洲 | B.北美、欧洲、中国 |
C.欧洲、中国、北美 | D.欧洲、北美、中国 |
图中三大区域电网:
A.互联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的削峰填谷 |
B.负荷曲线之间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 |
C.负荷总值在世界时20时达到最大 |
D.负荷曲线日变化与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一致 |
我国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方法观察当地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OP为标杆,A、E、B、F四点分别为两次日出、日落的杆影方位。OC、OD分别为先后观测的两天同一时刻的杆影,观测日期相隔一个月。在测到OC、OD时, 北京时间是11时3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观测OC、OD当天所属月份分别是:
A.6月、7月B.12月、1月
C.4月、5月D.11月、12月该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高原地形, 草原辽阔 | B.树木常绿,物种丰富 |
C.季风气侯, 冬寒夏热 | D.河流水丰, 四季无冰 |
下图为我国某科考基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拒马河2月份流量最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湖泊是指:
A.高山海 | B.燕鸥湖 |
C.西湖 | D.拒马河沿线冰沼 |
该科考基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 B.北极黄河站 |
C.格陵兰岛 | D.南极长城站 |
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A.纬度分布从南向北增大 |
B.纬度在北半球向北增大,在南半球向南增大 |
C.经度分布,从0°经线向东向西增大 到90° |
D.经度分布在东半球向东增大,西半球向西增大 |
经线的特征有:
A.经线和赤道长度相同 |
B.经线相互平行 |
C.同一经线上,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 |
D.每个经线圈可以平分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