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方面都增加了投入;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
根据材料回答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价值。
(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014年1月2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3月17日,习近平第二次来到兰考,瞻仰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3)运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一当前仍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市场作用的发挥。诸如,一些地方政府代替市场主体做决策、上项目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一些企业制假售假、侵权、违约、恶意竞争等现象依然严重,而地方政府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一些新兴行业、产业缺乏有效规范,规则制定滞后,监管体系不健全;石油、电力、金融、铁路等行业资源长期被国有企业垄断,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
(1)图一、图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说明怎样才能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材料二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为此,国务院指出,要“逐步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要求政府各部门要晒出权力清单,不得在清单外实施其他行政审批。继国务院各部委公布权力清单之后,山东、浙江、安徽等省市政府职能部门纷纷晒出自己的权力清单。
(2)各级政府晒出权力清单有何政治意义?
材料三三十六年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竞争、开放、公平、民主、法制等意识深入人心,摆脱了万马齐喑的社会状态、教条僵化的思维方式,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提高,GDP跃居世界第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体人民切实分享了改革发展的红利,目前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改革为什么能取得伟大成就。
材料一 2月1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近平强调,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材料二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专家指出,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采金矿”,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又不能固步自封、盲目乐观。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结合专家观点,谈谈如何才能增强文化自信。
材料一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早在2001年,珠算就被教育部清出小学教材,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珠算几乎进入到了“没人用,没人会用"的尴尬境地。申遗成功,说明了世界对中国珠算的认可,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或者以其使用价值如何来决定其命运,而是应该以传承甚至拯救的理念来善待珠算,这也是对历史和世界负责。
山西为珠算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代山西学者王文素以《算学宝鉴》被尊为珠算理论的一代宗师,改革开放之后,山西省珠算协会先后创办了《中华珠算》、《珠算报》等报刊,拍摄了《珠算的故乡》、《千年珠声奏新篇》和《晋商算学大师王文素》等电视专题片。山西省珠算工作者撰写了《农村实用珠算》和《珠脑结合速算与智力开发》等大量专著与论文。
珠心算是现代珠算文化的重大创新发展。2011年lo月,上海珠算心算协会提出珠算心算与终身学习的主旨,把珠算心算推向了终身学习的高度。2013年在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举办的首个海外华文教师珠心算培训班上,来自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8个国家的教师到中国学习了珠心算。
材料二为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有专家提出珠算应重新进入课堂,而且认为这有助于开发大脑、提高学生的思维。这一提议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反对者认为:传承珠算文化可以通过民间各种形式,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过时,珠算进课堂会加重学生负担。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摆脱窘境、传承发展珠算这一文化遗产?
(2)依据材料二和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争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