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右图回答1~3题。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B.②时期,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 )
A.1958年 | B.1965年 | C.1975年 | D.1985年 |
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
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 )
A.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后,反射光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 |
B.卫星分辨率高,可以拍摄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
C.卫星直接指挥飞机进行灭蝗工作,无需人工参与 |
D.如果采用飞机遥感,探测的范围会更大 |
有关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东半部草质较好 |
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
C.内蒙古草原载畜量由东到西逐渐增加 |
D.内蒙古的东半部土地生产力较高,可以大面积开垦 |
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第二级阶梯的是 ( )
A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C.河套平原 D.柴达木盆地.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图中O点为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34°N,109°E)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从O点移到P1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B.重心从O点移到P2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
该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度数据分布,读图回答测量图中各地海拔高度,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数字地球 | D.地理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