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w_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
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长亭怨慢·渐吹尽
姜夔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片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词的上片作者吟咏的什么植物?试赏析其在手法和结构上的作用。
词的下片写景抒情有何特点?试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什么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成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一首边塞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千 秋 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李清照晚年寓居于都城临安时写的词,完成小题。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根据词的知识判断,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A.酒朋诗侣 | B.谢他酒朋诗侣 | C.酒朋诗友 | D.谢酒朋诗侣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此句既写出早春时节的自然特点,又反映出词人内心对国事的忧虑。 |
B.词的上阕突出了自己无心欢度元宵节的愁情;下阕以强烈的对比反映出自己今昔大不相同的心境。 |
C.全词以元宵为焦聚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 |
D.这首词指斥了南宋统治者沉湎于醉生梦死之中的腐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