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细胞膜结构图,下表是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对照表。据图和表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被测物质 |
钾离子(相对值) |
氯离子(相对值) |
海水 |
0.01 |
0.50 |
细胞液 |
0.59 |
0.04 |
(1)图中1是 ,2是 ,3是 。
(2)图中1是构成细胞膜的 。图中2在钾离子、氯离子通过该植物细胞膜时起 作用。
(3)从表中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钾离子并向海水中排出氯离子。由此可见,该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 。
(4)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 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体![]() |
细胞中着色 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 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C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D |
洋葱鳞片 叶内表皮 |
Y染色剂 |
观察DNA、 RNA |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和 。
(2)A组实验的目的是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是 ,细胞中小颗粒呈 色。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 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
(5)D组实验中,Y染液是 ,细胞核呈 色,细胞质呈 色。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I、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
(2)图中Z是,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使Ⅲ呈现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
(4)Ⅱ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后者。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研究图一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与图一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细胞器是(填序号)。
(2)大肠杆菌与图一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
(3)若图二表示根尖未成熟的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填序号)。
(4)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原因是其中存在[ ],从而影响。
(5)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上述文字中“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是由于细胞内具有系统的缘故。“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该系统的结构对物质进出具有__ __作用。
从一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大量核糖体,放入含下列几种物质(其中N已经被15N标记)的培养液中,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中填序号):
①NH2-CH2(COOH)②NH2-CH2-CH20H③NH2-CH(COOH)-CH2-COOH
④NH2-CH(NH2)-CH2-COOH⑤NH2-CH(COOH)-CH2SH
(1).实验中,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把上述化合物中的[ ]通过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
(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
(3).上述有机物各一个合成的多肽分子含有个氨基和个羧基;
(4).实验中检测到一多肽链含有180个15N,分析知不同种类的单体在此分子中数量相同,则该多肽中有个氧原子,脱去的水的相对质量是;
(5).如果得到的一条肽链长度不变,组成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改变其中的,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6).实验中得到的多肽可用试剂鉴定,呈现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的与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某研究小组利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水稻品种培育矮秆抗病新品种。下图是他们使用多种育种方式培育矮秆抗病的图解。
(1)补全图中的操作环节,④,⑤。
(2)据图分析,此小组共使用了几种育种方式。过程①②③④所采用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变异原理体现在过程(填①②)中。
(3)如果从播种高秆抗病(DDTT)、矮秆不抗病(ddtt)到收获F1高秆抗病(DdTt)种子需要1年时间,则过程①⑤所采用的育种方式,获得矮秆抗病种子需要年。若按过程①②③④所采用的育种方式,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种子占矮杆抗病种子的7/9,需要年。
(4)过程⑥⑦所示育种方法中,经过程⑥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还需要进一步的选育,才能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新品种,进一步的选育过程中还可能用到什么变异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