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完成3题。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 B.一千万分之一 |
| C.五百万分之一 | D.五千万分之一 |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 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B. 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C. 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D. 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 A.①③⑥ | B.①④⑤ |
| C.②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老年抚养比=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最大人口红利期,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大约是()
| A.16.6%,20% | B.11.4%,31.4% |
| C.12.7%,22.2% | D.25.3%,19.9% |
下列哪些措施,可能使我国人口红利期在一定阶段内适度延长()
①“单独”二胎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④加大青少年教育投入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 A.8月 22时 | B.8月 13时 |
| C.1月 22时 | D.1月 13时 |
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大气环流 | B.海陆分布、地形 |
| 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 D.地形、洋流 |
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
| B.南极长城站有极昼现象 |
| C.武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 D.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 |
从数九歌谣可以推断出,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西南 | B.西北 |
| C.华南 | D.华北 |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在2014年6月首次明确设定了“50年后维持人口1亿人的人口目标。下表为日本人口统计及未来人口推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是()
| A.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减轻 |
| B.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减轻 |
| C.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加重 |
| D.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加重 |
日本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人口少子化③低死亡率④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