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
(1)图中C为 地形,判断理由是 。
(2)若A地气温为25℃,随着高度变化,B地气温在约为 ℃。
(3)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为 。
(4)a、b两条支流,水流较平缓的是 ,理由是 。
(5)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丙处还是丁处比较合理? 为什么?
该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50年至2000年,该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该城市建立了新城区和卫星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3)从图中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位置出现什么变化?并分析原因。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该图是“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1分)
(2)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大洲画线连接
(3)简述D地区“二战”后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洋流A的名称是__________,从性质上分它属于__________,西欧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的形成与其有关。
(2)洋流B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其影响下非洲西海岸形成__________气候。
(3)洋流C的名称是__________,洋流D的名称是__________,这两条洋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渔场。
(共18分)读地球经纬网图,图中O为北极点,阴影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线O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OB的经度为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 ,纬度为 ,D点的太阳高度为 ,正午太阳高度为 。
(3)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 和 两条经线。北京时间为 。
(4)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有()
A.华北平原旱情严重 | B.尼罗河水猛涨 |
C.正是考察北极的最佳季节 | 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