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这主要是指

A.外国资本主义积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摧毁了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
C.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D.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罗马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于测量者来说,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够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这一理论

A.弥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 B.有力推动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C.极大地加速电影与电视的发明 D.为蒸汽机的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先后出现三种主要分法;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不同史观导致不同的历史分期
B.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
C.历史分期受到时代变化的影响
D.观点②代表了革命史观的主张

“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A.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
B.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
C.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
D.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国学者小福尔索姆认为:“历史学家们都赞扬(罗斯福)新政是处于衰退的国家迫切需要的方案。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把美国人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巨额的军火支出,印证了凯恩斯的那句:政府支出能够保障繁荣。”据此推断,作者认为

A.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大萧条 B.政府支出扩大不利于结束危机
C.二战是大萧条结束的真正原因 D.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

1933年《东方杂志》记载:“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这说明了当时

A.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B.苏联成功渡过了经济危机
C.社会主义成为中国最佳选择 D.计划经济对中国具有吸引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