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 A.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 |
| B.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 |
| C.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 |
| D.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 |
“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这首流传于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 )
| A.华尔街股市暴涨 |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 C.经济危机爆发 | D.美国经济繁荣 |
下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 )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 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
| 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
| 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为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所采取的政策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 D.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 |
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它反映出该国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内容是( )
| A.按劳分配 | B.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
| C.推行以工代赈 | D.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近代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 A.京张铁路 | B.紫光阁铁路 | C.京广铁路 | D.京沪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