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 , 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 , 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 ,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
材料二 秦汉以后, 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直到明清之际,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 如汉代的董仲舒, 宋代的二程和朱熹, 明代的王守仁等等, 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 , 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 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再加上这种追求和崇尚又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旧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变革。同时,民主与科学从此也逐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
——《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在社会主流思想变化的过程中各个阶层做出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思想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 “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收益——就近与低价,这就叫“徙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其烦。”
——《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经济工作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灵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第十五条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并享有皇帝的尊称,是国家的元首……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四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德国政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2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社会主义新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材料二更加有趣的是在此时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着极其相似的态度。l972年2月28日,上海联合公报发表,提出了双方解决“根本性分歧”的方案。……国际争端的解决都要基于这一基础,不得诉诸武力解决和威胁。美国和中国同意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共同关系。
——罗伯特·基斯《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的当代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的发展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新问题和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联合部分西方国家破坏国际法准则,尤其是破坏不干涉内政这一核心内容,自认为有权决定别国政权的合法性。
——叶自成等《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变迁》
材料四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摘自《环球时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实现和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态度变化的自身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遇到的挑战。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在新时期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在当今时代,中国应该如何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前提下妥善处理国际关系?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金世宗完颜雍的各项改革,首推吏治改革。他认为:“止限资级,安能得人。”在改革吏治的同时,金世宗在官制、法制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并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金世宗一朝,科举制从人数到考试科目,到中举的质量。都有了发展和提高。
金世宗尤其注意培养女真贵族子弟,他派人把《论语》《孟子》《老子》等,都译成女真文字,供女真贵族子弟学习。
金世宗还进行了经济方面的改革。1164年,金世宗主动和宋朝议和。从此,金、宋双方休战了约三十年。他颁发了免奴为良的诏令,还采取了重视农桑、奖励垦荒,进一步开弛禁地,实行增产者奖、减产者罚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
金世宗曾对秘书监移剌子敬等说:“昔唐虞之时,未有华饰,汉唯孝文(汉文帝)务为纯俭。朕于宫室唯恐过度,其或兴修,即损(减少)宫人岁费以充之,今亦不复营建矣。”
——《中国历代名君(下)》
(1)根据材料,概括金世宗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8分)
(2)简要分析金世宗改革的历史意义。(7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