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是当前欧洲许多国家的新货币。它的发行与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请回答:
(1)欧元的发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即______。其前身是在西欧“共同市场”基础上建立的______。
(2)这个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
(3)请举出两个类似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
(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
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德国现代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实 |
推论 |
①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 |
普鲁士的制度比法国先进 |
②威廉二世上台后放弃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 |
俾斯麦为人过于骄横,不受威廉二世赏识 |
③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分裂为两个国家 |
德国成为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 |
④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胜利 |
⑤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
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民主德国高,政局更稳定 |
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材料一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二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7分)
材料三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问题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