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某区域城市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完成20—21题。
由甲到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下图中阴影表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叙述是(   )

A.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商品率高
B.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C.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D.丁地区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的HPG是晨昏线的一段,P为中点,H、G在赤道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年中P点的纬度最小值为

A.0° B.23°26′ C.66°34′ D.90°

当P点为60°W,70°N,此时

A.北京时间为12点 B.P点与直射点最短距约5500千米
C.北京时间为0点 D.P点与直射点最短距约1万千米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读“某日地球日照图”和“某卫星绕地球运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此时赤道上西半球部分全部处在夜半球,则北京时间是:

A.3:20 B.15:20 C.2:00 D.14:00

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90分钟。从上述时间开始,该卫星连续飞行四圈后,右图中最靠近晨线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沿岸为寒暖流交汇 B.乙沿岸有著名渔场
C.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D.丁此时盛行东南风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2月 B.北半球的8月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4 1006 B.1006 1008 C.1008 1010 D.1004 1008

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A.台湾岛 B.珠江口 C.黄河口 D.辽东半岛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