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土地问题日益受到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2010年两会上的热点问题。读“我国某省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各题。根据所给资料分析,该省(区)最可能是
A.四川 | B.江西 | C.宁夏 | D.内蒙古 |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A.湿地破坏和土地沙化 | B.水土流失和红色荒漠化 |
C.土地盐碱化和黑土流失 | D.大气污染和森林面积减少 |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右图所示阴影区域内。据此回答各题。
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A.150 mm~300 mm | B.300 mm~450 mm |
C.450 mm~700 mm | D.700 mm~850 mm |
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
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为“资源跨区城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个题。关于图中序号 ① 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
B.①②③中,①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
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
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 |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
从去年入冬到今年春节之后,华北多省无有效降水,山东旱情已达60年一遇之状况。本次旱灾可能导致减产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 | B.春小麦 | C.冬小麦![]() |
D.水稻 |
造成华北地区本次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为地上河,灌溉引水不便 | B.华北平原大部分河流因结冰而断流 |
C.锋面气旋活动异常活跃 | D.反气旋中心位置偏南 |
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芬想出一个巧妙的主意来测量地球的周长。埃拉托斯芬生活在亚历山大城,在这座城市正南785千米处,有一座和亚历山大城同在一条子午线(30°E)上的城市塞尼。夏至日正午12点,阳光直射塞尼城中一口枯并底部的同时,埃拉托斯芬在亚历山大城使用木竿和量角器精确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图中∠1为7.2°)。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埃拉托斯芬计算出的地球周长是()
A.39250千米 | B.399960千米 |
C.39600千米 | D.40000千米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计算的地球周长大于地球的赤道周长 |
B.此刻E地和亚历山大城所看到的太阳方位相反 |
C.此日过后∠1将会缩小 |
D.该日E地和亚历山大日出日落方位相同 |
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项目组根据“TerrA”卫星3月1日到31日的观测数据,绘制了一幅“2010年3月全球浮质分布图”,该图显示了当月全球大气中浮质粒子的浓度。图中黑色羽状物是密集分布的沙尘或烟雾。图中深灰色区域一是由于传感器无法观测到明亮地表上空的浮质浓度,二是由于云层遮挡了传感器的“视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地区分布黑色羽状物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
A.中国北方:工业污染 |
B.中国南方:大量燃烧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产生的高浓度大气浮质 |
C.大西洋:东北信风从撒哈拉大沙漠吹来的沙尘 |
D.东南亚地区:大量汽车尾气产生的烟雾 |
下列地区呈深灰色,原因最有可能是()
A.南极洲:地表被冰雪覆盖,反射率高 |
B.马来群岛: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浓云密布 |
C.非洲北部:热带草原广阔,地表明亮 |
D.北美洲北部:沙漠广布,反射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