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为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反映了

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
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为中国近代前期先后出现的两种工厂组织结构简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说明近代工厂()

图1图2

A.生产分工更加细密 B.管理体制趋于科学
C.未能摆脱封建性质 D.工人地位低下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战争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中国的腐朽落后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C.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改革满清传统的等级服制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审美观念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无为而治 B.厚古薄今 C.强调制度与秩序 D.兼爱非攻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此规定是为了()

A.严禁商人下海贸易 B.限制沿海对外贸易
C.减轻百姓造船负担 D.规范船只制作标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