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设”。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 A.新中国的成立 | B.三大改造 |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 B.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 |
| C.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孙中山和甘地都为推动本民族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比较图1与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们都认为本国传统无法抵御西方文明②两国都面临外来侵略③都反映了两人的爱国精神④都认为经济手段是救国途径之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与上述康熙诗句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噶尔丹叛乱 | B.清军进入台湾 | C.平三藩之乱 | D.收复雅克萨之战 |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 A.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 B.内阁地位曾有所提高 |
| C.废丞相后明朝政治腐败 |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
下图“秦封泥”中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已有公文传送过程中的保密制度
②秦丞相主要负责对各级官吏的监察
③是秦朝设置丞相制度的历史见证
④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官方文字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