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20~22题。

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包成线

“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资金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先进的技术支持
科目 地理   题型 双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1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
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分界线
C.400mm年降水量线
D.以水田为主农业和以旱地为主农业的分界线

下列选项,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C.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和商业网点的相关分析

“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将深刻影响

A.聚落空间形态 B.农业地域类型
C.商业网点分布 D.人口自然增长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