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的原因是( )
A.交通便利,利于获得建筑材料 |
B.沿河修建古建筑,欣赏价值高 |
C.使人文景观沿河分布达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
D.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运输主要是水运 |
表1为“2006年到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状况表”,读表完成问题。
表1(单位:万人)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 |
苏 南 |
887.8 |
721.5 |
681.1 |
630.3 |
533.8 |
苏 中 |
-90.3 |
-95.9 |
-98.9 |
-104.2 |
-97.7 |
|
苏 北 |
-394.8 |
-320.4 |
-294.3 |
-255.7 |
-204.2 |
关于江苏省人口流动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总数逐年增多 |
B.苏北人口主要流向苏中 |
C.就业、经商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
D.苏中、苏北流动人口全部流入苏南 |
江苏省人口流动
A.大大缓解了苏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
B.为苏南地区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 |
C.影响了苏南地区的社会秩序 |
D.加强全省三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 |
图11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
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
图18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第46题.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从Ⅰ到Ⅲ阶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
B.从Ⅰ到Ⅲ阶段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
C.从Ⅰ到Ⅲ阶段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
D.从Ⅲ到Ⅳ阶段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和南极冰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44-45题。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有
A.风暴潮灾害增强 | B.海岸侵蚀加重 |
C.三角洲面积扩大 | D.陆地污染减轻 |
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
A.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 |
B.沿海地区全面建设堤防工程,并升高加固 |
C.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 |
D.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建设 |
图17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图”,读图完成41—43题。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 | B.云贵高原 |
C.长江三角洲 | D.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
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A.地形平坦,多为平原 |
B.多暴雨,降水量较多 |
C.地质基础不稳定,多断层 |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地表结构 |
应对泥石流灾害及减少灾害损失的措施正确的有
A.在较陡山坡处建临时躲避棚 |
B.逃生时向沟谷两侧山坡跑 |
C.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跑 |
D.加强泥石流沟谷上游的检测工作 |